******医院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拟在近期对以下项目进行院内论证。
序号 |
科室 |
项目名称 |
数量 |
预算单价 |
1 |
消化内科 |
北院区内镜图文系统 |
1套 |
85 |
请各品牌厂家、代理商******管理中心报名(桃源路6号信息科研综合楼6楼),望相互转告。
一、递交资料要求:
按如下内容及顺序制作文件(一)及文件(二),加盖公章,各6套(1正5副),并进行封装
(一)项目论证响应文件
1、封面。内容包括参与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品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封面格式要求示例:
项目名称:XXXXX
报名公司名称:XXXXX
联系人:张三,******234
电子邮箱:******
设备厂家:XXX
设备型号:XXXXX
2、参与单位简介及公司文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经营许可证、产品授权书等。
3、参与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人身份证及授权委托书复印件。
4、有效的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含专用耗材、试剂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及产品说明书;软件类提供著作权证;产品图片打印彩页。
5、项目技术方案。
6、项目实施方案。
7、售后服务承诺。
8、相关建设案例情况。
9、其他内容(亮点)。
10.需求参数响应表:按照《设备采购技术参数需求》整理需求参数响应表,响应表电子版(盖章PDF版及可编辑版各一份)于7月27日12:00前发至邮箱******
(二)报价表
1、 产品报价表,包含产品名称、制造商、品牌规格型号、供货数量、单位及总价格、保修年限,出保后每年维保价格(如包括软件和硬件,需分开报价)。
2、 耗材(包含报价)、试剂长期供应价格清单。
3、 产品的配置清单(请按科室要求配置)、技术参数。
4、 ******医院支付方式)
二、递交方式:
请有意向的厂家/公司******管理中心报名(桃源路6号信息科研综合楼6楼),项目资料电子版发送至邮箱:******,邮件内需注明经办人姓名、联系方式、邮箱。望相互转告。
三、截止日期:
2025年7月27日。
四、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771-******
2025年7月22日
(参数仅供参考,以科室实际需求为准)
1. 项目名称:北院区内镜图文系统
2. 申购科室:消化内科
一、总体要求
建设北院区数字化内镜中心系统,通过系统实现内镜检查病人预约登记、排队叫号、高清图像采集、录像、结构化报告编辑、报告打印、病例查询、工作量统计、内镜清洗消毒追溯等内镜诊疗业务的所需的各项基础功能,实现内镜诊疗报告全院共享,并满足国家要求的消化内镜质控指标数据采集与统计,配合建立科室微信公众号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功能开发。系统须实现与总院区的内镜网络系统数据互通和共享,总院区内镜中心医生可通过原有系统查询北院区的内镜检查资料和图像,北院区内镜中心医生也可以通过新建系统查看总院区的内镜检查数据和图像。
二、具体要求
1、硬件要求
序号 |
模块名称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1 |
预约登记工作站 |
1 |
台 |
用于运行预约登记工作站软件 |
2 |
排队叫号显示终端 |
1 |
台 |
用于大厅候诊区排队显示及播放叫号语音 |
3 |
排队叫号控制终端 |
1 |
台 |
用于运行排队叫号软件 |
4 |
内镜图文采集报告工作站 |
5 |
台 |
用于检查间采图、报告编辑、打印等 |
5 |
内镜图文报告管理工作站 |
1 |
台 |
用于主任******办公室 |
6 |
高清图像采集卡 |
12 |
块 |
用于检查间采集内镜视频信号 |
7 |
标签转印终端 |
10 |
台 |
用于前台、检查间打印排队或病理标签 |
8 |
条码扫描枪 |
10 |
台 |
用于前台、检查间 |
9 |
内镜清洗消毒追溯系统控制工作站 |
2 |
台 |
安装内镜清洗追溯系统软件 |
10 |
RFID智能识别器 |
56 |
台 |
清洗间60台、检查间14台;用于刷卡绑定内镜洗消及使用记录 |
11 |
RFID智能识别卡 |
100 |
块 |
用于内镜、清洗人员身份识别,内镜卡120块;人员卡50块 |
12 |
USB转串口分配器 |
4 |
台 |
连接RFID刷卡器与控制主机,实现数据转换及路由 |
13 |
USB集中供电器 |
2 |
台 |
RFID智能识别器集中供电 |
2、硬件参数要求
2.1.预约登记工作站
2.1.1.支持六核或以上处理器,≥16G内存,≥120GB SSD+2T机械硬盘,≥21.5英寸显示器,分辨率≥1920*1080
2.2.排队叫号显示终端
2.2.1支持屏幕尺寸≥55英寸,最大分辨率≥3840x2160,支持立体声双扬声器、HDMI口
2.3.排队叫号控制终端
2.3.1支持四核或以上处理器,≥8GB内存,≥120GB SSD硬盘,具备≥1000Mbps网口、HDMI口
2.4.图文采集报告工作站
2.4.1.支持六核或以上处理器,≥16G内存,≥120GB SSD+2T机械硬盘,≥21.5英寸显示器,分辨率≥1920*1080,主板集成PCI-E≥3,串口≥1,具备HDMI/VGA视频口,≥1000Mbps网口;
2.5.图文报告管理工作站
2.5.1.支持六核或以上处理器,≥16G内存,≥120GB SSD+2T机械硬盘,≥21.5英寸显示器,分辨率≥1920*1080,主板集成PCI-E≥3,串口≥1,具备HDMI/VGA视频口,≥1000Mbps网口;
2.6.高清采集卡
2.6.1.支持高清图像采集卡,PCI-E接口,支持SDI\DVI\YPBPR等高清信号;兼容不限于S-VIDEO、CVBS标清信号,采集分辨率最大可达1920*1080P@60/50fps。
2.7.标签转印终端
2.7.1.支持热敏、热转印,支持USB接口类型,打印速度支持100mm/s,打印分辨率203dpi
2.8.条码扫描枪
2.8.1.拍摄范围支持 A4、A5幅面,≥1000 万像素,支持手动对焦,拍摄速度≤1s,自动光+LED补光灯
2.9.内镜清洗消毒追溯系统控制工作站
2.9.1.配备≥23.8英寸触控屏,四核芯或同等性能以上处理器,≥8G内存,≥256GB固态硬盘
2.10.RFID智能识别器
2.10.1.USB口取电,串口通讯,工作频率≥13.56MHZ,内置LED指示灯和蜂鸣器,可识别IC或ID卡
2.11.RFID智能识别卡
2.11.1.工作频率≥13.56MHZ,可擦写次数>100,000次
2.12.USB转串口分配器
2.12.1.串口数量≥8个,异步工作、点对点通信
2.13.USB集中供电器
2.13.1.USB口数量≥20个,输入电压≥220V,输出电压≥5V,单口输出电流(max)≥2000mA,具备多重短路保护、防漏电保护、输入过流保护等多重安全防护功能
3、业务要求
3.1.在内镜中心护士站、候诊大厅等区域建设相应的信息系统,使前台护士可通过系统登记患者就诊信息、安排就诊排队、管控预约数量、呼叫病人进入准备区、领取报告等;通过大屏显示病人的排队、候诊状态、注意事项提示等信息,并可播放叫号语音,规范患者诊疗流程
3.2.在每个检查间建设内镜图文采集报告工作站,用于病人信息提取、图像采集、报告编辑打印、病历管理、病理标本管理、查询统计等内镜检查业务的基础功能,并提供消化内镜专业结构化报告模块,用于实现消化内镜诊疗数据标准化、规范化采集和存储,促进内镜诊疗报告书写的规范化。
3.3.对内镜清洗消毒全过程进行跟踪和管理,规范清洗人员的作业流程,真实、完整地记录内镜清洗消毒及检查间使用的全过程,使每一条内窥镜的清洗消毒及使用过程实现完整的闭环追溯,符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3.4.通过建设科室微信公众号,实现患者健康宣教、各种消息提醒、科室宣传等功能,医生可通过手机APP管理病人资料,提升患者服务水平。
******医院HI******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
4、软件配置清单
序号 |
系统名称 |
模块名称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1 |
服务器端管理系统 |
服务器端管理系统 |
1 |
套 |
建立各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数据、图像存储、数据交互等后台管理软件 |
2 |
预约叫号系统 |
预约登记软件 |
1 |
套 |
登记患者就诊信息、安排就诊排队、管控预约数量、呼叫病人进入准备区、领取报告等; |
排队叫号软件 |
1 |
套 |
显示候诊区排队、候诊状态、注意事项提示等信息,并可播放叫号语音; |
||
3 |
内镜图文报告系统 |
内镜图文采集报告软件 |
1 |
套 |
实现内镜图像采集、录像、诊断报告编辑、打印、查询统计等功能;配套采集卡、脚踏开关 |
内镜图文报告管理软件 |
1 |
套 |
用于主任******办公室等区域,实现检查报告编辑、打印、查询统计、系统管理、权限分配等功能; |
||
4 |
结构化知识体系 |
结构化知识体系 |
1 |
套 |
提供消化内镜结构化报告模板 |
5 |
内镜清洗消毒追溯系统 |
内镜清洗消毒追溯系统软件 |
1 |
套 |
通过RFID智能感应设备记录并追溯内镜的清洗、消毒、使用环节的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 |
检查间追溯模块 |
1 |
套 |
记录并关联内窥镜在诊间使用病人、检查医生等信息; |
||
6 |
内镜质控管理平台 |
消化内镜基础质控 |
1 |
套 |
实现国家消化内镜18项质控指标数据记录和计算,并提供科室实时质控看板 |
7 |
微信公众号与医生工作室 |
微信公众号基础建设 |
|
套 |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健康宣教、消息提醒功能 |
微信预约签到 |
1 |
套 |
通过微信实现检查预约、诊前评估、自助签到功能 |
||
医生工作室 |
1 |
套 |
为使用科室定制基于安卓系统或鸿蒙系统的医生工作室APP;可实现手机端管理病人基础信息、检查资料等定制化功能开发 |
||
8 |
医院信息系统接口 |
医院信息系统接口 |
1 |
套 |
含HIS、PACS、EMR、病理、CA签名系统接口 |
5、软件技术参数
5.1.服务器端管理系统
5.1.1.系统建设后须与包括不限于总院内镜系统、体检系统、病理系统等进行数据集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可在新系统查看、检索总院内镜系统的检查报告及图像,涉及到与总院系统厂家对接费用,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5.1.2.采用主流数据库或国产数据库存储系统数据,支持所有内镜检查数据统一存储,分类管理,并具备数据定期备份功能。
5.1.3.支持关联迁移到其他服务器或网络磁盘的备份图像;
5.1.4.支持TCP或SOCKET等安全数据传输方式进行图像文件读取与传输。
5.1.5.支持主流的操作系统或国产操作系统。
5.1.6.支持多种存储架构和存储介质,支持大任务量并发请求。
5.1.7.系统支持7×24小时运行。
5.1.8.系统遵循DICOM3.0、HL7******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采用成熟的、先进的及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结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
5.1.9.提供详细的系统修改日志记录。
5.2.预约叫号系统
5.2.1.预约登记软件
5.2.1.1.支持使用接口读取患者申请单信。
5.2.1.2.支持过滤显示申请单,设置显示申请单项目。
5.2.1.3.支持合并胃肠申请单统一预约的功能。
5.2.1.4.支持分配检查预约的功能,分配检查队列,分配检查日期与检查时段。
5.2.1.5.统计预约情况,按检查日期、检查总量
5.2.1.6.支持配置预约队列,显示队列的预约病历数量
5.2.1.7.支持多个检查项目预约队列,能方便地在不同队列之间进行切换
5.2.1.8.支持手工干预排号,可对已预约病人提供提前或延期的改约和取消预约功能
5.2.1.9.支持预约登记列表中显示不同颜色来区分患者当前检查的状态
5.2.1.10.支持对当天检查的病人报到进行确认、分诊,为检查室提供排队信息
5.2.1.11.支持报到病人打印排队标签,方便病人的管理
5.2.1.12.支持分时段预约功能,可管控每个时段的预约人数,并可根据科室流程管控预约时段间隔时间及分时段数量。
5.2.1.13.支持配置病历显示项目,报到、已叫号、过号病历的颜色。
5.2.1.14.支持修改病人的预约队列。
5.2.1.15.支持对病人信息进行特殊标记,标记病历过敏史、病史、基础病等标记。
5.2.1.16.支持选择病历进行取报告叫号。
5.2.1.17.支持配置各项目的常用字典,支持快速使用字典。
5.2.1.18.预约完成可打印预约单。
5.2.1.19.支持配置预约单打印设计、打印
5.2.1.20.支持手动患者报到,生成排队号,打印排队标签。
5.2.1.21.支持预约台进行准备、取消准备的叫号功能,并根据状态刷新病历显示颜色
5.2.1.22.支持打印预约排队小票
5.2.1.23.可设置队列的排队号前缀、对应的检查类别
5.2.1.24.可选择患者预约的预约时间段
5.2.1.25.支持设计小票、标签、预约单模板
5.2.2.排队叫号软件
5.2.2.1.支持分辨率各种格式的显示屏界面,支持横屏、竖屏显示
5.2.2.2.支持配置语音包、语音音量与语速
5.2.2.3.支持显示在前台预约病人的候诊、叫号内容显示
5.2.2.4.支持预约系统、检查系统呼叫家属来配合
5.2.2.5.支持呼叫已出报告的病人来前台领取报告
5.2.2.6.支持显示病人状态,如正在呼叫、正在检查状态
5.2.2.7.支持语音叫号,并支持排队、呼叫、过号信息显示,可同时显示排队号和患者名字,支持脱敏显示患者信息。
5.2.2.8.排队叫号显示队列支持自动翻页。
5.3.内镜图文报告系统
5.3.1.内镜图文采集报告软件
5.3.1.1.可手工登记病人的各项基本信息,如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送检科室、送检医师、检查医师、病人主诉、临床诊断、就诊卡号、住院号、床号、联系方式等。
5.3.1.2.支持在检查间对患者进行检查叫号,可识别患者是否被检查间叫号。
5.3.1.3.支持医生对已叫号的病人进行取消操作。
5.3.1.4.支持将预约患者进行确认检查操作,可通过点击确认检查或者双击预约信息进行确认检查,合并的预约信息可生成多条检查数据。
5.3.1.5.支持扫码确认确认检查功能,进行病历核对。
5.3.1.6.支持按用户显示患者显示对应颜色,支持显示当前选中患者的图像、录像信息、历史病历信息。
5.3.1.7.支持选择对应的设备清洗记录进行手动绑定,删除绑定的清洗消毒记录,支持查看一个检查使用镜子的详细清洗记录。
5.3.1.8.支持检查图像缩位图查看,显示图像标记内容与打印顺序。
5.3.1.9.支持进行检查图像进行选择,进行图像复制、剪切、粘贴、删除与导出等操作。
5.3.1.10.支持对未采图、未打印报告的病历进行删除,并且把删除前的记录存储到数据库中,如有必要可以进行追踪。
5.3.1.11.支持通过指定病人姓名、检查号等信息查询所有被删除的病历,可以将误删除的病历做恢复操作。
5.3.1.12.支持有权限的用户对某些患者的报告进行隐藏操作,没有这个权限的用户无法查询到这个患者。
5.3.1.13.支持在检查过程中因操作错误导致的检查类型错误,可以手动将检查类型调整正常。
5.3.1.14.支持记录用户使用系统过程中对病人数据的删、改操作痕迹,做到有据可查。
5.3.1.15.支持病历搜藏功能,支持按照已讨论、未讨论、继续跟踪等状态对收藏的病历进行分类,支持按照医生、手术、护理等方向进行病历分类。
5.3.1.16.提供病历讨论结果录入界面,录入内容包含:病人主诉、现病史、检查检验结果、内镜诊疗结果、病理结果、专家教授讨论意见与建议等内容。
5.3.1.17.支持基础病、过敏史、家族病史、个人行为、其他等标记,可以建立常用功能标记。
5.3.1.18.支持高清、标清图像采集,同时采集静态图像及录像,采集的图像数量不限制,并可记录图像采集时间。
5.3.1.19.支持通过脚踏开关、鼠标、键盘进行图像采集。
5.3.1.20.在内窥镜设备支持下可自动识别接入镜子的序列号;并在内镜洗消追溯系统接口支持下开启采图时自动识别内镜序列号并绑定内镜清洗消毒追溯数据。
5.3.1.21.支持双通道采集,同时采集内镜、超声或内镜、X光两路图像,同时进行动态录像。
5.3.1.22.支持将图像按照缩位图、原图、全景图方式进行保存,并且上传到服务器。
5.3.1.23.支持使用具有Remote(远程)接口的内窥镜主机自带的内镜操作手柄按键采集图像。
5.3.1.24.支持DVI、SDI、HDMI等高清输入;支持多设备模式设置;图像采集参数能保存多组不同设置。
5.3.1.25.支持自动录像功能,在检查过程中内窥镜进入人体内自动开启录像。
5.3.1.26.自动检测病人是否存在动态录像文件,并在列表显示,通过软件内置播放器播放录像,播放时可从录像中抓拍图像。
5.3.1.27.支持断网切换到应急模式采集图像,网络恢复后可将单个患者的图像一键同步到网络版系统。
5.3.1.28.图像栏采用缩位图预览病人图像,放大查看单张图像时加载原图。
5.3.1.29.支持大屏预览功能,一屏能查看50张以上图片,方便医生快速查找或标记图像。
5.3.1.30.支持将当前检查记录的选中的图片另存到本地;支持批量删除图像。
5.3.1.31.支持用箭头、圆形、文字等对图像进行标记,支持一键清除所有标记的内容。
5.3.1.32.支持对图像的检查部位、病变情况进行标记,支持肠道清洁度标记
5.3.1.33.支持显示当前检查对应的体位图,医生可在体位图上标记病变的部位;支持维护及使用检查部位、病变的词典。
5.3.1.34.支持查看每一张图片的采集时间。
5.3.1.35.系统提供内镜检查、治疗常用的报告模板,用户可自行增加或调整模板名称及内容。
5.3.1.36.编辑报告过程支持查看历史报告、图像列表、病历标记、加入收藏、病历信息、病理申请、电子病历功能。
5.3.1.37.用户可以对诊断术语进行快速维护、修改、删除操作。
5.3.1.38.支持编辑报告界面自动提示同名病人,可以查看和复制历次检查信息,还可将当前图像与历次图像同屏显示进行对比。
5.3.1.39.支持对胃镜进行KOU评分,肠镜进行波士顿评分。
5.3.1.40.支持多模板打印:文字报告、一幅图片、二幅图片、三幅图片、四幅图片、六幅图片、八幅图/多幅图片。
5.3.1.41.支持打印同时生成PDF电子档存档;支持各种打印模板设计,支持模板自动伸缩。
5.3.1.42.支持根据检查报告生成病理申请的资料,支持选择病理申请单的送检图像,支持打印病理申请单,支持根据取材部位生成病理申请单条码与送检物条码。
5.3.1.43.根据送检日期查询时间段的没有病理结果的申请记录。
5.3.1.44.可按检查号、姓名、检查日期段、检查医师、检查所见、检查结论等单个项目或组合在一起进行病例查询;
5.3.1.45.医生、患者姓名、检查所见、检查结果等项目支持模糊查询;
5.3.1.46.系统集成统计模块,可进行各种内镜诊疗数据的统计(如检查医师工作量统计、送检科室工作量统计、送检医师工作量统计、治疗项目工作量统计、活检工作量统计等),可根据需求拟定各种统计报表,并可导出或者直接打印。
5.3.1.47.支持将用户权限划分为管理员、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个人权限等几大类,便于快速对新用户分配对应权限。
5.3.1.48.支持将病历的检查报告、图像信息,PDF等导出,支持将病历按照excel格式导出出。
5.3.2.内镜图文报告管理软件
5.3.2.1.具备内镜图文采集报告软件中除图像采集、录像功能模块外的所有功能。
5.3.2.2.用户管理:支持对用户分医生、护士角色进行管理;支持将用户权限划分为管理员、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个人权限等几大类,便于快速对新用户分配对应权限。
5.3.2.3.报告模板管理:可自行增加或调整模板名称及内容
5.3.2.4.词库管理:可对诊断术语进行快速维护、修改、删除操作
5.3.2.5.病历收藏:支持按照已讨论、未讨论、继续跟踪等状态对收藏的病历进行分类,支持按照医生、手术、护理等方向进行病历分类;提供病历讨论结果录入界面,录入内容包含:病人主诉、现病史、检查检验结果、内镜诊疗结果、病理结果、专家教授讨论意见与建议等内容。
5.3.2.6.病例查询:可按检查号、姓名、检查日期段、检查医师、检查所见、检查结论等单个项目或组合在一起进行病例查询;医生、患者姓名、检查所见、检查结果等项目支持模糊查询;根据送检日期查询时间段的没有病理结果的申请记录。
5.3.2.7.工作量统计:系统集成统计模块,可进行各种内镜诊疗数据的统计(如检查医师工作量统计、送检科室工作量统计、送检医师工作量统计、治疗项目工作量统计、活检工作量统计等),可根据需求拟定各种统计报表,并可导出或者直接打印。
5.3.2.8.报告单设计:设置打印参数:标题、子标题、脚标等;支持打印同时生成PDF电子档存档;支持各种打印模板设计,支持模板自动伸缩。
5.4.结构化知识体系
5.4.1.支持使用检查类型对应结构化模板,已完成结构化报告标记显示结构化模板名称。
5.4.2.提供消化内镜专业结构化报告书写模板,医生编写报告时只需用鼠标点选、填写关键数值即可完成一份诊断报告的书写,在填写过程中,自动生成临床报告描述。
5.4.3.提供的消化内镜专业结构化报告模板涵盖胃镜、肠镜、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结构化模板总数量≥18个。
5.4.4.支持使用肠镜结构化模板自动要求医生对盲肠图像进行标记,提高图像标识率;
5.4.5.结构化报告编写完成后可修改常规报告内容;
5.4.6.支持在结构化模板使用界面查看病人图像,并且可以对这些图像进行标记。
5.5.内镜质控管理平台
5.5.1.支持国家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中的18项指标统计。
5.5.2.支持分析图文报告系统检查数据,实时生成各项质控指标
5.5.3.质控数据看板:支持通过图形化看板实时展示科室的检查情况、手术情况、医生工作量、肠道清洁度分布情况、内镜追溯率等数据。
5.6.内镜清洗消毒追溯系统
5.6.1.内镜清洗消毒追溯系统软件
5.6.1.1.系统采用RFID 自动识别技术,采集内镜洗消各个工序动态数据,包括:初洗、酶洗,次洗,浸泡,末洗,机器清洗等环节,提供各流程环节详细工作量统计数据报表。
5.6.1.2.支持配置显示清洗设备数量。
5.6.1.3.分节点显示清洗流程状态,显示节点名称与节点信息。
5.6.1.4.支持按颜色显示清洗状态:已完成、正在清洗、未开始。
5.6.1.5.支持多屏显示清洗状态。
5.6.1.6.配置设备卡的设备显示号、卡号等
5.6.1.7.配置步骤:名称、编码、说明等。
5.6.1.8.支持配置清洗流程编辑、名称、阳性、是否机洗。
5.6.1.9.支持配置步骤,设置每一个步骤的清洗必须时长。
5.6.1.10.支持配置清洗区域:清洗区域名称、清洗区域编辑、是否自动清洗机、清洗机ID等。
5.6.1.11.支持配置清洗步骤的启动设置、启动地址,启动设备信息等。
5.6.1.12.支持配置特殊清洗步骤的时长。
5.6.1.13.配置清洗人员的名称、编码、人员卡号。
5.6.1.14.******医院设备号、设备铭牌号、设备卡号等。
5.6.1.15.支持配置监控界面、刷新参数、统计参数等。
5.6.1.16.可为每台清洗机、每条内镜设置独立的清洗流程。
5.6.1.17.支持清洗刷卡位置收集,收集启动步骤的人员信息、设备信息。
5.6.1.18.根据刷卡地点自动调整清洗时长与清洗步骤,更新监控屏显示。
5.6.1.19.支持通过语音提醒方式,实时播放清洗载启、使用人员信息、清洗完成、清洗刷卡等信息。
5.6.1.20.监控号实时显示刷卡情况与流程提醒信息。
5.6.1.21.支持清洗启动前按用户要求方式开启测漏。比如:连接刷设备卡方式等。
5.6.1.22.支持测漏结果更改,双击测漏节点更新测漏结果,默认正常。
5.6.1.23.支持通过触控或鼠标点选方式选择内镜名称、清洗人员名称、清洗区域等信息开启新的清洗流程。
5.6.1.24.支持清洗流程转换,开启清洗后可将当前清洗流程转换为其他清洗流程。
5.6.1.25.消毒液管理:系统支持消毒液检测记录功能,包含检测类型、消毒液名称、检测结果、有效天数等数据;可拍照或加入图片上传消毒液检测结果;可显示有效次数、操作时间、到期提醒等功能。
5.6.1.26.支持统计镜子清洗信息,清洗步骤,清洗人员、开始和结束时间、清洗设备。
5.6.1.27.支持统计清洗人员的普通清洗数量、自动清洗数量。
5.6.1.28.支持统计设备按天的普通清洗数量、自动清洗机清洗数量。
5.6.1.29.支持统计工作区清洗机清洗次数情况。
5.6.1.30.支持统计清洗人员一天普通区清洗数、自动清洗机清洗数。
5.6.1.31.支持根据设备统计设备送洗时间、清洗流程、清洗区、清洗流程、清洗人员。
5.6.1.32.支持统计设备清洗间刷卡次数、检查间使用次数。
5.6.1.33.支持测漏记录,生成内镜设备测漏统计。
5.6.1.34.支持阳性病历清洗记录。
5.6.1.35.支持其他流程记录,如:过期未清洗。
5.6.2.检查间追溯模块
5.6.2.1.支持通过刷内镜卡获取对应的清洗消毒追溯数据。
5.6.2.2.支持手动选择清洗消毒的数据,与患者信息绑定。
5.6.2.3.支持查看病人关联的内镜清洗消毒详细记录。
5.6.2.4.支持同一个患者使用两条镜子信息绑定。
5.7.微信公众号及医生工作室
5.7.1.微信公众号基础建设
在使用科室已有微信服务号,或者科室确定申请到微信服务号前提下,可实现以下功能的定制化开发:
5.7.1.1.支持患者绑定个人信息,用于预约检查时的消息推送
5.7.1.2.支持为患者推送预约成功、检查前提醒、排队提醒等消息。
5.7.1.3.支持为医生推送第二天手术预约情况、病理待审核情况、报告未打印情况
5.7.1.4.支持对科室医生的个人擅长信息、专家简介进行宣教
5.7.1.5.支持学科特色宣教,让患者了解科室发展进程、科室负责人、科室构成、科室规模
5.7.1.6.支持科室发布科室动态
5.7.1.7.支持科室门诊排班情况发布
5.7.1.8.支持检查准备前的各注意事项宣教
5.7.1.9.支持泻药服用方法的文字及视频材料宣教
5.7.1.10.支持科室定做专业的手术、检查科普宣教
5.7.2.微信预约签到
在使用科已有微信公众号(服务号或订阅号)或者科室确定可以申请到微信公众号(服务号或订阅号)前提下,可实现以下功能的定制化开发:
5.7.2.1.支持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手机端预约内镜检查,为预约患者提供步骤指引实现自助预约。
5.7.2.2.支持设置预约流程,并可管控各检查项目、各时段的预约量。
5.7.2.3.支持通过手机完成自助签到功能。
5.7.2.4.支持对关注科室公众号的患者推送诊前调查问卷,收集诊前评估资料。
5.7.3.医生工作室
5.7.3.1.支持为使用科室定制基于安卓系统或鸿蒙系统的医生工作室APP。
5.7.3.2.用户分组:支持对分组进行管理,可以新增、修改、删除分组。
5.7.3.3.病例管理:支持管理医生已添加病例,支持分享病例给微信好友,支持病历标记,对过敏史,家族病史,基础病,进行新增,修改,和删除。新增成功后,在病例标记能查看到新增病例标记。
5.7.3.4.检查管理:支持查看检查记录,能够查看相关病人的从工作站同步的检查报告信息。
5.7.3.5.报告管理:支持查看报告,点击查看报告按钮,可查看相关病人的PDF报告以及上传的检查图像。
5.7.3.6.******医院,科室,职称,简历,擅长进行修改,点击保存,能够正常修改成功。
5.8.医院信息系统接口
5.8.1.******医院HIS系统、集成平台、体检系统、病理系统等,实现提取病人基本信息、同步检查状态,回传检查报告等功能;
5.8.2.******医院PACS系统,实现内镜检查图像归档或查看其他科室影像报告;
5.8.3.提供基于WEB******医院各平台,其他科室系统可调阅内镜图文报告及图像;
5.8.4.******医院信息系统,并支持PDF、JPG******医院各系统平台。
5.8.5.支持对接病理系统,获取病理诊断结果。
5.8.6.支持对接CA及移动数字证书平台,实现CA认证登录、报告审核、报告签名打印、CA签名信息查询、CA验签等功能。
5.8.7.******医院危急值提醒系统,系统危急值提示临床医师。
6、管理要求
6.1.诊疗流程管理:通过系统建设实现内镜预约、报到、检查、报告等全流程系统管理,符合现代化内镜中心建设及科室管理需要。
6.2.质控管理:根据国家消化内镜质控要求,建设符合科室需求的消化内镜基础质控管理系统,符合国家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 年版)18项质控指标计算,并提供实时质控数据看板展示质控结果,满足科室基础质控管理需求,为科室决策、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6.3******办公室等区域建设内镜图文报告管理工作站,实现内镜检查报告查看、病例查询、工作量统计分析、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
6.4.数据安全管理:严格设定访问权限,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和隐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7、技术要求
(1)信创支持条款:
a)软硬件兼容性:产品应支持兼容稳定运行于通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安全可靠测评的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芯片环境中。
b)自主可控:系统关键软件和技术需具备自主可控能力,鼓励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方案,核心代码无国外技术封锁风险。
(2)国密支持条款:系统应满足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的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密码算法:系统需支持国家商用密码算法(SM2、SM3、SM4等)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b)密码设备兼容性:系统需支持与国产密码设备(密码卡/密码机)的集成和对接。
c)******管理局或相关机构的合规性审查或认证。
(3)▲承建方须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所有软件产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均为正版,并提供满足项目建设及后续运维服务所需的全套软件产品及相关配套文件。
(4)要求项目必须在签订合同后的6个月内完成建设(包括与其它业务系统的对接)
(5)系统硬件兼容性:系统服务器端应支持国内外主流服务器、存储等硬件产品,客户端应支持国内外主流桌面类硬件产品。
(6)系统软件兼容性:系统应支持兼容国内外主流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中间件等软件,常见开源软件以及国内自主软件产品。
a)操作系统:客户端应支持包括但不限于WINXP及以上版本、银河麒麟、统信等,移动操作系统包括ios、安卓、鸿蒙等,服务器端应支持包括但不限于主流WINDOWS、LINUX、银河麒麟、统信等操作系统。
b)数据库:支持国内外主流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MYSQL、SQLSERVER、ORACLE、达梦、人大金仓等类型数据库
c)中间件:支持国内外主流中间件软件,包括但不限于NGINX、TOMCAT、IIS等。
d)浏览器:系统如采用BS架构,则应支持国内外主流浏览器软件,包括但不限于CHROME49及以上版本、IE8.0及以上版本等,以及支持国密算法与国密SSL协议的浏览器软件,包括但不限于360浏览器、奇安信等。
(7)系统应满足“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指标”六级标准、电子病历基础数据集、电子病历共享文档等标准的相关要求。满足包括但不限于HIS、EMR、检查、检验、治疗、药品管理、CA等类型系统的对接工作。
(8)系统互联互通与集成功能要求:
a)系统应满足******医院信息互联互通评价指标体系”五级乙等标准的相关要求。
b)******医院信息系统,包含但不限于HIS系统、医疗大数据中心、病理及CA等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系统集成。
c)系统基础数据应对接******医院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的统一性;并且系统应支持******医院在用的单点登录系统实现无缝对接集成;
d)系统应开放端口,并能按院方要求及标准进行系统集成对接,实现与我院各信息系统无缝连接,支持多种灵活的对接方式,支持包括但不限于webservice、webapi等接口服务接入集成方式接入方式。
(9)******医院要求提供各项技术文档,包括但不限于建设方案、项目管理文档、产品文档、所有数据库表结构及详细说明文档等相关文档资料。
(10)保证数据的开放性,如存在加密数据,需提供解密方法。
(11)系统扩展性好,便于二次开发。
(12)异常处理机制完善,有清晰明确的报错信息:有详细的日志记录,便于排查问题。
(13)系统可配置性高,能通过配置文件完成各种功能、参数的设置。
(14)提供自动保护功能,当故障发生时自动保护当前所有状态,保证系统能够进行恢复。
(15)系统涉及的所有数据应具有完善的隐私保护机制,保护数据安全,且相关数据只能用于本单位的相关业务中。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在数据传输及存储过程中应支持通过脱敏、加密方式(如SM2、SM3、SM4等算法)对敏感及隐私数据进行处理,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设定应当遵循最小授权原则,系统应具备合理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确保数据不丢失。
(16)系统应满足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软件容错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等保)的相关规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在系统设计与建设时应充分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保护,应支持多因素认证方式,应提供详细的系统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故障恢复步骤、应急响应时间、备份方案等,并定期进行演练。
(17)系统运行稳定,业务处理高性能快速响应,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系统应支持******医院辖区下所有******医院未来5年业务增长的需求,确保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配置性。
(18)******医院及辖区所有医疗机构不受限制地使用该系统所有功能。
(19)按******医院的一体化管理,可以实时实现各院区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在各院区实现无缝连接。
三、商务与服条要求
1、本项目建设周期不超过6个月,开始时间为双方完成合同签订的时间。
2、系统培训:
(1)培训对象:本项目培训包括业务人员、维护人员和系统管理员。
(2)培训目标
1)业务人员:经过培训将能熟练地使用工作站设备和应用软件功能。培训内容包括系统及业务管理、业务管理详细讲解、数据分析服务详细解等。培训视人数分类分批进行。
2)维护人员:掌握系统管理和系统维护方法;能够进行系统软硬件配置;能够进行应用软件调试;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运行操作和监测维护;能够判断解决系统简单故障;能够查阅各种系统操作和维护手册。
3)系统管理员:掌握软件系统工具的使用;掌握系统的初始化和主要参数的设定方法;熟悉数据备份的多种方法;对一般性故障进行诊断、定位和排除;掌握系统故障后的恢复方法;熟练查阅各种系统操作和维护手册。
(3)培训内容
1)系统使用操作培训,包括软件产品的技术原理、操作、日常基本维护与保养,使受训人员能独立使用,能独立处理常见性故障以及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
2)系统管理、系统维护与技术支持培训;
3)应用软件操作疑难问题解答。
3、项目维保服务:从验收合格之日起算,系统涉及的软件提供不少于1年的免费维保期,系统涉及的硬件提供不少于3年的免费维保。免费维保期后,每年维保费用以商务谈判结果为准。维保期内提供免费系统硬件更换、系统优化升级、系统运维、问题排查、故障处理、bug修复、适应性需求开发、系统咨询服务。
4、承建方需要在项目启动前给出整体项目的整体实施计划书。从项目开始进场及实际施工阶段承建方须派出专业团队实时对接院方需求及对几大模块的施工进度进行监督,实行每周小汇报,每月大汇报,并给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5、各模块厂商需提供原厂个性化系统配置服务,以应变院方适应性需求调整。
6、服务质保期内服务要求
(1)技术服务
提供7×24小时支持维护服务,提供伴随式技术支持,包括邮件、电话、远程维护、现场服务等方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人员及技术支持电话负责本系统运维工作,按招标人工作作息时间上班。
(2)现场响应
现场服务:在必要时根据招标人要求提供现场服务。中标人负责所开发软件的维护服务工作。在质保期内应为采购方开发的软件业务功能的正常运行进行保障,在接到采购方系统故障报修通知后,1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4小时内修复(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3)电话咨询
中标人应当为用户提供技术援助电话,解答用户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为用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售后服务期间,安排有熟悉系统和系统运行情况的专职技术人员负责与采购方的联系对接,对采购方提出的服务要求(系统故障除外)响应时间为10分钟,如需现场对接,从现场服务请求至到达现场为5小时。
8、合同期内如有其它软件系统需对接,应积极配合。
******医院所有。
1. 10、为保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完整性、合理性,承建方应承担项目过程中涉及与第三方厂商对接提供具备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及可能产生的相关费用。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今日招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